在大家的印象中,家电、汽车等行业实行“以旧换新”的政策屡见不鲜,但是购买一套数百万元的房产也能采用这一方式,还是不多见的。无锡一个养老公寓从去年底推出房屋“以旧换新”的政策后,引起了很多购房者的关注。一对老夫妇近期就通过这种方式成功住进了养老公寓。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很多企业都瞄准了养老市场,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创新销售方式,做好对双方都有利。
在京冀养老的天津老人没有后顾之忧了,天津对天津老人的养老补贴将跟着老人走。日前,天津市民政局发布消息称,津籍享受居家养老服务(护理)补贴的老人,不受区域限制,补贴跟着老人走,可以自主购买京津冀三地养老服务。
“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独生子女人口总量已超过1.45亿。这些独生子女的父母已逐步进入晚年。”
根据砚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为加快全县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功能,9月28日,砚山县江那镇书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首次开办“老年人幸福餐桌”服务点试点工作。
近日,山东省邹平县举办滨州市养老人才千人培训扶贫行动暨邹平县老年人家庭护理员培训班,对该县老年人家庭护理员进行了培训,普及养老服务知识,确保全县老年人能够享受到相对专业的护理服务。
10月10日,从济南市社会保险事业局获悉:本月起,济南市企业退休人员及遗属养老待遇资格认证手续可以通过手机办理了。有关人员可用微信app关注“济南社保”公众号,点击养老资格认证按钮,直接进行资格认证。
双节过后第一天,市人力社保局就发布利好消息,再次调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和老年保障福利养老金待遇标准,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本次调整从今年1月1日起执行,补发待遇将于10月底前集中发放到位,共将惠及约85万城乡居民养老金领取人员。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为长期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必要医疗日常护理的社会保险制度。10月1日起,苏州市第一阶段试点工作将正式启动,开始受理失能等级评估申请。
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整合社会资源,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上门服务,打造便捷、高效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结合城镇化发展和“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着力推进城乡养老服务均等化,到2020年创建命名30个以上的自治区级养生养老小镇。
江苏南通市是全国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80岁以上的老人占老年人口将近17%,空巢老人占近七成。按照南通市构建以居家养老(90%)为基础、社区服务(6%)为依托、机构养老(4%)为支撑的“9064”养老服务格局,居家养老成为南通市最基本、最重要的养老模式,将有96%的老年人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家住乌鲁木齐南湖北路的72岁的赵老太一直在考虑是否住养老院,让她犹豫不决的是去养老院看病不方便。当她打听了一圈后发现,如今首府的40个养老机构都已实现医养结合模式,其中7个老年公寓内设医疗机构,实现了入住老人小病不出院,大病及时医,解决了养老院没法看病、医院没法养老的困局。
近年,武汉市、区政府不断加大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资金投入。“十二五”期间,市、区两级财政累计投入约16亿元,武汉社保扩面新增419万多人次,企业退休人员实现五年连调连浮,每月人均养老金从1268元提高到2320元。
6日,记者从市人社部门获悉,我市对2016年12月31日前已办理退休、退职手续的22.8万余名退休人员调整提高了基本养老金。
近日,平阴县老龄办根据《济南市9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管理办法》(济老龄办字【2017】16号)规定,制定和印发了《平阴县9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申请审批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了高龄津贴的申请、审批和发放工作,以确保我县高龄津贴资金及时、高效、准确地惠及每一位高龄老人。
樟树市地处江西省中部赣江之滨,总人口60.4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8.7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4.2%,是全省进入人口老龄化较早的县市之一。近年来,该市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民生工程和优先发展的现代服务产业来抓,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始终坚持和不断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有力地推动了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迅速发展,初步建立起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模式。
25日,北京市政府关于“扶持专业运营,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业”的报告中透露,本市明年将公布实施包括助餐、助医、助洁、康复等7项居家养老服务标准。
记者17日获悉,河南省近日发布通知,2017年1月1日起,为2016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的退休人员增加基本养老金,总体调整水平为2016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5%左右,7月底前发放到位。
据介绍,近年来,温江区面对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坚持将推动养老服务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当前基层民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民生需求,激发多元参与,逐步建立起多层次、普惠制养老服务体系。
国家发改委、民政部、中国残联共同制订的《“十三五”社会服务兜底工程实施方案》发布。《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国养老机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和互助设施、光荣院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的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35张~40张,护理型床位比例达到30%以上,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完善。
自2017年1月1日起,北京通—养老助残卡应到北京农商银行申请办理,不方便现场办理的老人,可以在家通过北京农商银行官网办理申请,目前网上办理的功能暂时只限京籍老年人,常住外埠老年人的网上申请功能正在测试中,不久便能开放。